毛主席提倡“为人民服务",时刻帮助人民“。
今天夸一夸、学一学益康社区的铁杆志愿者王玉翠老师,王老师值得夸值得学,王老师这些年的经历,用一名话总结就是“王老师能嫁到益康社区,是益康所有居民的福气。”称得上社区的好闺女,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有点夸张,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让大家给评一评。

看到王老师的笑容了吗?那么真诚那么灿烂,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人公,家住益康社区的王玉翠老师。
王老师1981年嫁到益康社区到现在36年了,嫁到益康社区多少年就干了多少年的志愿者,用王老师的话说:“当了36年的志愿者,伺候走了好几任主任,”这个伺候走是工作调动,大家别想偏喽。
《雷锋精神代代传,我做社区的好闺女》这个题目最合适今天的主人公:王老师的婆婆在年轻时就是益康社区的志愿者,自从王老师嫁进来婆婆就把志愿者这个使命、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给王老师,这样的家庭一定很和睦、老伴一直坚持为社区居民收水费;孩子很出息 ,大闺女考上大学当了老师教书育人、二闺女考上大学当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王老师用自身行为感染熏陶着孩子们。

看这是咱们社区的好闺女在为社区这个大家庭打扫卫生,不惜力气能干一点是一点,在跟王老师交谈中王老师总说一句话:“咱不怕下力,干的舒心,社区里那些叔叔婶子大娘见了可热情了,都是小王小王的”。
王老师的邻居是个五保户,一辈子没有结婚无儿无女,社区把这个重任交给了王老师,给老人洗脚、理发、打扫卫生、洗衣服、处的跟一家人一样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到最后还是王老师的老伴送的老人去医院,送的老人最后一程。
王老师旁边楼栋有个大娘从年轻身体就不好,虽说儿女能照顾,大娘也是怕拖累儿女,好几次自杀都被王老师救下进行心理开导,就是最后一次大娘趁孩子都回家休息了,凌晨从楼栋大门口上吊自杀了,早上王老师起来巡逻发现了,从家里拿来的毛巾被,等着居委会来人通知的孩子们,当时孩子都伤心坏了,是王老师给大娘擦得身子换上新衣服。
王老师住的是老旧小区,自来水公司没给换一户一表,王老师说:“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知道,现在我们居民用水都延续以前的方式,就一个总表每个月老伴负责统计每家有几口人住,然后算个数再平摊,然后每家每户收起来交到自来水公司”说到这王老师很自豪的说:“在这几十年我跟老伴从来没有晚交过水费从没让小区停过水”。
王老师说:“小韩你们年轻人不懂,新社会多好呀!什么都能从手机网上解决,以前我就负责每个月初挨家挨户发电条、水条、粮本,月底再挨家挨户收上来交到居委会”。
以前这小区旁边都是蒿子地,那个时候主任们带着去地里拔蒿子,给居民整出路来,让大姨婶子有个地方乘凉。

零零碎碎写了那么多,大家会不会觉得咱们的主人公很热心,热爱社区公益事业、帮助邻里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从年龄看咱们的主人公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拿着退休工资,再利用业余时间干点公益事业,其实我刚开始接触王老师时也是天真的那么认为,认为王老师跟大多数社区大妈大姨一样,在跟王老师深度交谈中得知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下面的原因促使我一定要把发生在王老师身上的事写出来让大家知道、让年轻人学习,事实是对于一个为他人奉献了半辈子的王老师是没有退休金,王老师干的事情早就超出了一个志愿者范畴,更像是接受党培养多年的国家工作人员。
跟王老师聊到这里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我问王老师:“您在社区当志愿者这么多年,干着也是工作人员得事就没想过进社区弄个正式工作吗?”王老师说:“以前老主任说让我进来干来,回家一跟老伴商量,老伴说害怕我没文化耽误社区的事给别人添麻烦,毕竟一个一萝卜一坑,就这样一直干到现在”。我问王老师:“您在社区干了这么多年义务志愿者,有什么委屈?”王老师说:“哪有呀!社区的工作人员叔叔阿姨婶子都对我那么好,要说有吧!就是前几天创城时我跟王老师下去打扫卫生,申大娘见了我说:“还干呢!都这么大年龄了不累呀,还给别人说她肯定是吃低保了,”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委屈打扫完卫生回来还想找主任让主任给证明一下,我没有占国家的光也没有走后门,我家的条件吃不上低保,可一会就想明白了申大娘这么大年龄了无所谓了。
这就是咱们的王老师,一上午聊天结束了也到中午下班了,我跟王老师一起下楼时正好碰到来拿老人餐的申大娘,王老师走上帮老人们发了发餐,自然的一个胳膊搀着申大娘往回家的方向走去,还回头说了句小韩有空来玩,这就是益康这区的好闺女王玉翠。
96558一键服务到您家!
撰稿:96558一键通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