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一项最常见的体育运动,既安全又易行,但是散步也有讲究。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散步能增强体质,平衡心态,防治疾病,散步配合医疗体操、内功、足浴等辅助法,效果更为理想。老人饭后散步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休闲方式,而且即健康养生又锻炼身体。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尤其是老年人, 饭后到外面走一走,是养生的好习惯。但是也有种说法认为,饭后活动不好,不利于消化。还会加重老年人的身体负担,因此最好不要饭后散步。 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 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 其实,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最主要看饭后散步是如何进行的,选择正确的饭后散步方式才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一、老人饭后散步注意事项 1、消化不好的人不适合饭后散步 专家认为,在饭后,不管是走路、跑步、做家务这样的体力劳动,还是思考、写作这样的脑力劳动,都需要消耗体力的。也就是说,不管哪种运动,都要消耗血糖。 专家指出,当人在消化的时候,整个消化道里的血液循环都会加快,需要更多的血液来帮助消化,多走动会使集中在消化系统里的血液分散到全身,此时多走动,尤 其对消化不好的人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消化不好的人,不要在饭后多走动,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饭后非但不能散步,还应平卧 10分钟。 2、肥胖病、减肥人士、正常人饭后可以适当走走 饭后到底要不要走,其实是看自己的体质来决定。对于消化系统没问题的人群,只要控制好活动量,饭后是可以走走的。尤其是有糖尿病和肥胖者,更需要在饭后多 走动走动。比如有些消化能力特别好的人,饭后走一走,耗费的体力和血液供量也不多,不会影响到消化功能。而且,饭后散散步,血液循环改善,吸入的氧气增 加,胃肠甚至更加舒服。 3、饭后散步别背手 一些老人喜欢背着手走路,但这样既不利于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无法达到最佳运动效果。而如果路上有石子或路面坑洼,背手走路让老年人无 法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摆臂,这样才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4、饭后半小时再进行散步 饭后散步有益身体健康,这个“饭后”我们的理解应当是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缓步散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食饱不得急行”。饭 后百步并不提倡饭后急行,而是缓行,不宜缓行者也可摆摆手足。还有,部分人是不宜饭后百步的,如肝病患者,有冠心病的人等。 5、饭后散步注意运动量 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两圈;原先用15分钟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钟走完。反 之亦然。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 6、饭后散步注意安全 散步也要注意安全。一是环境的安全,散步要远离空气污染重的地区和时间段,清晨污染重,应在太阳出来以后再走,最好选操场、树林、小区、河边等人少安静、 空气清新的地方,雾霾天就不要出门散步了。二是年纪大的要尽量走平路或缓坡,少走台阶和坑坑洼洼的路,以免对关节造成损伤,另外老年人最好有人陪同;三是 要有安全的装备,可选一双鞋底较软、较厚的旅游鞋或慢跑鞋,鞋底薄走路硌脚,鞋底硬走路会累,太窄的鞋会挤脚,甚至造成运动伤害。 7、饭后散步注意散步姿势 老年人饭后散步是要注意散步姿势,要抬头挺胸,微微收腹收臀,两肩放松,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走路时足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步幅因人而异,个子 高、年轻、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大步走,反之则步幅减小。如果步速较快,可以加上屈肘摆臂的动作。
二、老人散步的好处 1、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5、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了解了老人饭后散步好不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小编提醒老年人饭后散步要量力而为,切勿急功近利反而危害身体健康。